
公园抽象人物石雕
抽象人物雕刻是指非具象人物雕塑,抽象人物雕刻要求具有美观的特征,还要求内在的涵义。抽象人物雕刻就是随心之所欲的艺术主张与追求,充分体现在元代倪瓒说的仆之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和余之竹,聊以抒胸中之逸气耳。抽象人物雕刻是青年艺术家迈出了走向彻底非具象的步伐,打破了写规定的可识别性。这迟到的突破既困难又轻松。抽象人物雕刻亦可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注重以形传神,以凝练的人物雕刻语言,表现高度的意象美。抽象人物雕刻是最能显示一个社会文化气息的大众艺术品。

大理石抽象母子雕塑
石雕人物在我国具有悠长的前史,且并不因年代和社会及国家的更迭而中止。我国春秋战国石雕人物开始呈现,继商、西周今后进一步昌盛与开展。石雕人物在西方国家前史也很悠长。中国古代绘画一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与中国古代人物石雕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 、庄严、壮丽、肃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尚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绘画和雕塑都有意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内在美和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
城市石雕发展至今,作为当代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地深入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之它的发展变化不仅能折射出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脉络,同时也反映出整个社会的时代潮流。我国城市石雕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正在逐步形成的“多处石雕公园式的成片文化建设区”。传统公园中石雕一向充当公园小景填充物的角色,缺乏主动优先性。随着石雕艺术学术化、人文化内涵的不断加深,以及人们对石雕的重新认识,使得石雕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愈加显著,对美化城市、推动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颇多助益。